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业绩筑底回升态势明朗粉末冶金加速商业化撬动天工国际(00826)价值跃升

2025-08-30 行业新闻

  在7个交易日放量累涨近40%后,天工国际(00826)于8月25日迎来中报“放榜”。

  据业绩公告显示,天工国际2025年上半年的收入为23.42亿元(人民币,下同),股东纯利润是2.04亿元,同比增长10.87%,实现了利润端的两位数增长。

  若对当前行业环境有深入了解,便能发现天工国际此份业绩的“含金量”,其于“逆风”环境下仍展现出了强大的业务韧性,而这背后,得益于公司长时间坚持的产品高端化战略渐入收获期,特别是在粉末冶金领域,其搭建的平台已实现对粉末冶金技术的多维商业化,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天工国际已持续引领我国高端制造的粉末冶金之路,其价值也正被市场所挖掘和重视。

  2025年上半年,由于全球地理政治学的持续不稳以及贸易摩擦的加剧,全球经济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仍深度交织,我国出口贸易面对着更复杂的挑战,这令出口企业的经营面临着相对较大的压力,天工国际亦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各产品线的外销收入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但国内经济发展势头稳健,据国家统计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的GDP增长率为5.3%,较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其中运输指标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这三个行业的增加值分别为11.4%、10.1%、11.4%的双位数增幅,这令国内的特钢需求呈现回暖趋势。

  作为持续发力高端化产品的特钢行业领先企业,天工国际受益于国内特钢需求的回暖。报告期内,国内市场已成为天工国际稳健发展的“压舱石”。据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天工国际来自国内的收入为13.32亿元,同比有小幅增长,国内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保持在了56.87%的高位水平,这是天工国际展现业务韧性的关键之一。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除中国之外的亚洲地区的收入增长26.22%至3.61亿元,亚洲地区有望成为天工国际在地区层面的新增长点。

  从产品类型上看,工模具钢的内销收入增长成明显亮点。其中,报告期内模具钢的内销收入增长4.7%至5.66亿元,高速钢的内销收入增长14.1%至2.6亿元,这还在于国内汽车业、家电、电子科技类产品等领域在设备更新政策的持续推进下需求的持续复苏,同时医疗器械、航空航天高端制造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亦拉动了需求的提升,再叠加产品价格的上涨一同推动了工模具钢收入的增长。

  切削工具报告期内的内销收入则有小幅度下滑,这还在于天工国际报告期内主动对销售网络与经销商体系展开系统性梳理优化,这虽然使该业务阶段性调整,但优化后销售体系的专业能力、资源匹配度得到非常明显提升,预计下半年将逐步呈现向好态势。

  钛合金业务收入的下滑则是因为于消费电子领域的销售减少所致,但公司已在销售组合中加入了其他应用范畴的新订单,以此来提高公司的产能利用率,这虽然在短期内会对收入有所影响,但随着覆盖行业及客户数量的持续增加,钛合金业务有望重回增长。

  通过上述对各产品线的梳理显而易见,天工国际工模具钢内销市场稳健发展,切削工具已完成主动优化将于下半年企稳向好,钛合金业务也在优化之中,企业内部经营稳中向好,唯有外部外因制约了公司的业绩释放,但进入2025年下半年,整个市场环境将较上半年有所改善,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随着我们国家与美方贸易谈判的顺利推进,上半年受贸易摩擦加剧而选择观望的客户已陆续恢复贸易;

  其二,美国降息周期即将开启将带来海外市场需求的修复。目前市场交易员对美联储于9月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概率已升至87%,处于高度确信降息的区间范围。一旦美联储如市场预期般降息,不仅可提振海外市场需求,亦或推升全球原材料价格,这将有利于天工国际提高产品价格以增强盈利水平。

  这就意味着,进入下半年后,天工国际海外市场有望迎来复苏,而国内市场在稳健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有望持续成长,届时天工国际的市场需求或将迎来国内外的共振向上。

  而与天工国际下半年基本面有修复预期相比,更令市场感到振奋的则是天工国际在粉末冶金这一领域的多维布局所展现出的巨大商业经济价值,这不仅是天工国际的创新成长史,更是我国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迈向高端制造的缩影。

  在全球高端制造业的竞争格局中,粉末冶金技术正成为决定国家工业竞争力的重要的条件,而天工国际用5年时间打破了国外长达半个世纪的垄断,从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天工国际关于粉末冶金相关的研发项目总数高达144项,新品开发583项,申请发明专利111项。

  在将我国粉末冶金技术从“跟跑”创新至与全球领先水平“并跑”的同时,天工国际亦从多重维度加速粉末冶金技术的商业化。为最大限度的发挥粉末冶金技术的商业化价值,天工国际已构建了完整的粉末冶金技术平台,涵盖了产品升级、增材制造原材料、“卡脖子”材料开发三个层面。

  在产品升级方面,天工国际通过粉末冶金技术持续提升公司工模具钢的产品价值。得益于粉末冶金技术在工模具钢中的应用,天工国际工模具钢产品的价格稳步提升,其中模具钢2020年以来平均售价的复合增速为7.3%,高速钢同期平均售价的复合增速超10%。

  且自2020年以来,天工国际粉末冶金工模具钢的销量从83吨预计会增长至2025年的1500吨,年复合增速79.2%,累计销量预计达4098吨,平均售价约15万元/吨,平均毛利率高于40%。这一些数据的背后,反映的是天工国际通过粉末冶金技术成功实现了产品价值升级,加速了公司向高端材料制造的转型。

  在今年7月份时,天工国际与恒而达签署合作协议,恒而达将自2026年起五年内每年向天工国际采购不少于100吨锯切工具专用材料,五年合计采购不少于600吨。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天工国际的粉末钢于国内大客户中取得重大突破,这对于其打造标杆效应拓展其他新客户将起到示范作用。

  同时,天工国际将粉末冶金技术用于切削工具领域,天工国际在切削工具领域实现了纵向一体化发展,其从上游的高速钢扩张至下游的高速钢切削工具生产,并在粉末冶金技术突破后延伸至粉末冶金高速钢切削工具,同时亦覆盖了硬质合金切削工具,这让天工国际成为了切削工具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且让其在切削工具方面的成本优势远胜同行。

  此外,粉末冶金技术在产品升级方面可实现从材料向产品的转变,依托粉末冶金技术,天工国际独创近净成型工艺,材料成材率达80%以上,且天工国际的一体化压铸粉末模具钢突破3D打印极限,可满足大型压铸模具浇筑部件,在缩短加工时间的同时,可明显提升产品的常规使用的寿命,这大幅度提升了公司产品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在增材制造原材料方面,粉末冶金技术是增材制造原材料的性能根基,而天工国际拥有国内最大的制粉设备,产品粒径覆盖0-500μm,能够很好的满足不同成形工艺的需求,目前公司已布局四大类金属粉末材料,分别是高合金钢粉末、钛合金粉末、铜合金粉末、高温合金粉末,该等金属粉末材料可用于消费电子、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液冷等热管理产品,其中高合金钢粉末为天工国际的核心优势领域,年产能达8000-10000吨。

  值得注意的是,天工国际旗下的天工股份8月22日公告,将与天德投资、龙海明及协辉投资共同出资1亿元设立江苏天工钛晶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天工钛晶”),其中天工股份以6000万元持股60%。在以天工钛晶作为运营平台整合各方股东资源之后,天工钛晶将收购品德新材已建成的等离子雾化产线及配套资产,以此来实现钛合金3D粉末冶金产品能的快速扩张。

  据相关资料显示,品德新材已掌握是多种合金粉末的批量制备工艺,目前产能200吨每年,预计2028年扩充至15条长线吨/年,其产品主要面向于消费电子、航空航天、医疗等三大增量市场。天工钛晶收购品德新材之后,不仅可实现向上游粉末延伸形成“母材—粉末—制品”闭环,提升产品盈利水平,亦可通过提前锁定粉末产能扩大优势客户群,并加速产品的国产替代,毕竟目前国内3D打印钛合金粉末70%以上依赖进口。

  数据显示,2024年时,全球3D打印市场的规模为275亿美元,得益于核心设备与材料成本的下降以及消费电子、航天航空、医疗、汽车领域等需求的爆发,预计到2032年全球该市场规模有望达1502亿美元,年复合增速高达23%。此次天工钛晶通过并购+产能扩张的方式布局3D打印钛合金粉末领域便是为在产业放量前夕做好充足的产能准备,为未来加速抢占市场占有率夯实龙头地位奠定坚实基础。

  而在“卡脖子”材料开发领域,天工国际通过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高氮合金材料,凭借优异性能,该材料可用于航空航天、机器人的行星滚珠丝杠材料、医疗器械、海洋船舶等领域。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该材料全球需求约2-3万吨/年,平均售价超30万/吨,市场规模超百亿每年。

  而天工国际的高氮钢已开始实现商业化,其自主研发的高氮合金TPMDC02A已于7月初交付江苏润孚动力,用于行星滚柱丝杠量产,这让天工国际成为国内首家实现高氮钢丝杠应用的企业。同时,天工国际7月与恒而达达成合作,双方将联合开发高氮钢在丝杠制造的应用,推动恒而达滚动功能部件(如行星滚柱丝杠)的精度与良率提升,从而解决国产丝杠“加工效率低、成本高”的痛点问题。一个月内接连开发两家高氮钢客户,这也说明了天工国际的高氮钢产品已获得业内认可。

  此外,天工国际亦通过粉末冶金技术制备核聚变材料,目前,天工国际已突破结构材料先进低活化钢(RAFM钢)以及功能材料的核电用高硼钢(304B7),二者的需求量分别为4000-7000吨/聚变堆、400-4000吨/聚变堆,市场需求十分可观。该等“卡脖子”关键材料的突破,不仅仅具备高商业经济价值,更对国家能源安全和战略产业高质量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若说下半年基本面的修复预期有望带动公司业绩的回升,那天工国际在粉末冶金领域多元商业化的持续推进将对公司内在价值的释放有更为关键的意义,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天工国际已向着高端、先进材料企业加速进阶,公司的估值逻辑将从特钢企业向高端材料企业切换。无论是A股亦或是港股市场,拥有全球高端技术的企业往往享有更高的估值溢价,天工国际的估值中枢有望上移。

  而这一逻辑或许正在证券交易市场上得到验证,天工国际此前7个交易日大涨近40%的背后,其实已经是大资金的提前抢筹,这从成交量这一指标可见端倪。虽然8月仍未结束,但天工国际的8月成交额已创下上市以来的最高月度水平,交易十分活跃。且天工国际此份中报业绩发布后股价盘中虽跌近10%,但收盘跌幅已缩窄至3.42%,股价仍处于3日线之上的强势状态。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最新动态

READ MORE